煤质活性炭是以无烟煤、烟煤等为原料,经炭化、活化等工艺制成的多孔碳质吸附材料,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,是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碳质吸附材料。那么,在辨别
煤质活性炭质量好坏,可从外观、物理性能、化学性能、仪器分析四个方面综合判断,具体方法如下:

一、外观观察
颜色与光泽:优质煤质活性炭通常呈现均匀的黑色,表面有金属光泽。若颜色暗淡或存在色差,可能质量不佳。
颗粒形状与大小:真品活性炭颗粒形状规则,粒径分布均匀,无明显过大或过小的颗粒。劣质产品往往颗粒不均,甚至含有大量粉末。
颗粒强度:真品活性炭颗粒强度高,不易破碎,用手揉搓时产生的碎屑少;假冒产品则容易破碎,产生大量粉尘。
二、物理性能测试
碘值测定:碘值反映活性炭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,优质煤质活性炭的碘值通常在800mg/g以上。碘值越高,吸附性能越强。
亚甲蓝吸附值测定:亚甲蓝吸附值表征活性炭对较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性能,一般在100-200mg/g范围。亚甲蓝值越高,说明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越强。
堆积密度测试:真品活性炭因孔隙发达,密度较低,通常在0.4-0.5g/cm³之间。堆积密度过低可能影响使用效果,过高则可能意味着孔隙不发达。
三、化学性能检测
pH值测定:煤质活性炭的pH值通常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内,偏离正常范围过大可能意味着产品质量问题或掺假行为。
水分含量测定: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。优质煤质活性炭的水分含量通常较低。
灰分含量测定:灰分是指活性炭在燃烧后剩余的无机物质量百分比,用于评估活性炭的纯净度和制备过程中杂质的含量。灰分越低,活性炭的纯净度越高,吸附性能也越好。
四、仪器分析方法
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:可直接观察活性炭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,判断其孔隙是否发达、分布是否均匀。
比表面积分析仪:可精确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,比表面积越大,吸附性能越强。
热重分析:可检测活性炭的热稳定性和可能的掺杂物质,判断其是否经过正规工艺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