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孔蜂窝活性炭是一种以优质煤质、木质或壳材为原料,通过特殊工艺(如模具压制、高温活化烧制)制成的多孔性炭材料。其内部呈现规则的蜂窝状孔道结构,具有比表面积大、孔径分布均匀、通孔阻力小、吸附容量高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废气处理、空气净化、水处理等领域。

下面,小编讲解一下大孔蜂窝活性炭在使用中需严格控制温度,避免高温导致吸附性能下降、结构破坏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以下是具体避免高温环境的措施及操作要点:
一、高温对大孔蜂窝活性炭的影响
吸附性能衰减
高温会加速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有机物解吸(脱附),导致吸附容量降低。例如,当温度超过60℃时,苯系物的吸附效率可能下降30%以上。
结构破坏风险
长期高温(>120℃)可能导致活性炭孔隙结构坍塌,比表面积减小,甚至引发自燃(尤其当吸附可燃性气体时)。
安全隐患
高温环境下,活性炭吸附的可燃气体(如甲苯、二甲苯)可能达到爆炸极限,遇明火或静电易引发燃烧或爆炸。
二、避免高温的核心措施
1. 工艺设计优化
控制进气温度
预冷处理:在活性炭吸附装置前加装冷却器(如风冷或水冷),将废气温度降至40℃以下。
热交换器:利用换热器回收废气余热,同时降低进入活性炭箱的温度。
示例:化工废气处理中,通过喷淋塔降温至35℃,再进入活性炭箱。
分段吸附设计
采用多级吸附系统,每级活性炭箱后设置温度监测点,当温度超过阈值(如50℃)时,自动切换至备用吸附箱,避免单箱过热。
2. 设备选型与布局
选择耐温型活性炭
优先选用耐温性更好的煤质活性炭(耐温可达150℃),而非木质活性炭(耐温通常<80℃)。
耐水型大孔蜂窝活性炭因二次烧制工艺,耐温性通常优于普通型。
优化设备结构
增大散热面积:活性炭箱设计为多孔结构,增加空气流通,加速散热。
隔热材料:在活性炭箱外壁包裹岩棉或硅酸铝纤维板,减少外部热源传导。
示例:某印刷厂在活性炭箱外壁加装50mm厚岩棉板,箱内温度降低15℃。
3. 操作规范与监控
实时温度监测
在活性炭箱进出口、内部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,数据接入PLC控制系统。
报警阈值:设置一级报警(50℃)、二级报警(60℃),触发后自动启动降温措施。
控制吸附时间与浓度
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附:单箱连续吸附时间不超过8小时,或通过浓度监测仪实时调整进气量。
示例:当废气中VOCs浓度>200ppm时,缩短吸附周期至4小时。
定期脱附再生
采用热氮气脱附(温度80~120℃),避免高温蒸汽脱附导致结构破坏。
脱附后需充分冷却至40℃以下再重新使用。
4. 应急处理预案
高温切断机制
当温度超过70℃时,自动关闭进气阀,启动应急排气系统,防止热量积聚。
灭火装置配置
在活性炭箱顶部安装七氟丙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,与温度传感器联动。
定期检查灭火剂有效期,确保可用性。
人员培训
操作人员需掌握高温报警处置流程,如关闭设备、启动降温、疏散人员等。
三、长期维护建议
每月检查:清理活性炭箱内积尘,检查隔热材料是否完好。
季度检测:用红外测温仪抽查箱内温度分布,确保无局部过热。
年度更换:根据使用强度,每1~2年更换部分活性炭,避免性能衰减。
数据记录:建立温度-吸附效率曲线,优化操作参数。